女人白斑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神话传说中的蚕神为何是1个披着马皮的女子 [复制链接]

1#

导读:蚕神在中国古代有蚕女、马头娘、蚕花娘娘等多种称呼,是民间信奉的掌管蚕桑之神。

中国是最早发明种桑饲蚕的国家。在古代男耕、女织的农业社会经济结构中,蚕桑占有重要地位,国人都对蚕神有着很高的敬意。

一、神话传说

《山海经·海外北经》:“欧丝之野在大踵东,一女子跪据树欧丝。”这是蚕神的雏型,一开始即为女身,但尚未与马相联系。

《  搜神记》卷十四,记载了一则神话故事:“太古之时,有大人远征,家无余人,唯有一女。牧马一匹,女亲养之。穷居幽处,思念其父,乃戏马曰:‘尔能为我迎得父还,吾将嫁汝。’马既承此言,乃绝骑而去,径至父所。……(父)亟乘以归。为畜生有非常之情,故厚加刍养。

马不肯食,每见女出入,辄喜怒奋击,如此非一。父怪之,密以问女,女具以告父,……于是伏弩射杀之,暴皮于庭。父行,女与邻女于皮所戏,以足蹙之曰:‘汝是畜生,而欲取人为妇耶?招此屠剥,如何自苦?’言未及竟,马皮蹶然而起,卷女以行。……邻女走告其父。

……后经数曰,得于大树枝间,女及马皮尽化为蚕,而绩于树上。其茧纶理厚大,异于常蚕。邻妇取而养之,其收数倍。因名其树曰桑。桑者,丧也。由斯百姓种之,今世所养是也。”

此后,中国百姓据此为之塑像,奉为蚕神。

唐《乘异集》载,蜀中寺观多塑女人披马皮,谓马头娘,以祈蚕。

蜀之风俗,诸庙观画塑玉女之像,披以马皮,谓之马头娘,以祈蚕桑。旧时除四川有蚕神庙外,其他省区也有蚕神庙祀马头娘,现在已不多见。

二、历史渊源

中国养蚕制丝要是从神话传说中的嫘祖开始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了。但考古中显示的证据却比传说更古老。在新石器时代早期贾湖遗址就发现了蚕丝蛋白残留物距今有—年。

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约年前的茧壳。河南荥阳青台村新石器时代遗址曾出土年前的丝麻织物残片。

商周时期,已出现罗、绮、锦、绣等品种。先秦时代蚕桑生产已遍及*河中下游,秦汉至盛唐蚕桑业更为兴盛。

三、后世影响

《史记楚世家》中就记载了一则故事:公元前年,吴国和楚国的少女在两国边界的桑田里采桑叶时发生了争斗,两国边界的官员听说后都异常愤怒,竟派出*队来参战。楚国杀死了吴国边界的采桑女,吴王听说后,立即向楚国宣战,一举攻取了楚国的两座城池,才停止争端。蚕丝的经济影响可见一斑。

西汉时期,张骞出使西域,开通了著名的丝绸之路,建立了通往中东和欧洲的通道。中国的丝绸和蚕桑养殖技术也逐渐随着丝绸之路传到了其他国家。中国的丝绸在古罗马时期就受到了高度的评价。由丝绸所代表的丝绸之路对中国古代经济的影响是巨大的。这种影响甚至一直延续到今天。

四、信仰祭祀

有关蚕桑生产、祭祀蚕神的风俗习惯,有的来源于对蚕、桑的原始信仰和崇拜;有的反映了对蚕桑丰收的祈祷和丰收后的庆贺。

《汉旧仪》曰:“春桑生而皇后亲秉于苑中,蚕室养蚕,千薄以上,祠以中牢羊豕,今蚕神曰菀窳妇人、寓氏公主,凡二神。”

自古以来,古代统治者一直对祭祀蚕神活动十分重视。历朝历代皇宫内都设有先蚕坛  ,供皇后亲蚕时祭祀用。每当养蚕之前,须杀牲畜祭祀蚕神嫘祖,祭祀仪式十分隆重。

民间的蚕神崇拜是蚕乡风俗中最重要的活动。除祭祀嫘祖外,各地所祭拜的“蚕母”、“蚕花娘娘”、“蚕三姑”、“蚕花五圣”、“青衣神”等蚕神者。民间供奉蚕神的场所也不完全相同,有的建有专门的蚕神庙、蚕王殿;有的在佛寺的偏殿或所供养的菩萨旁塑个蚕神像;有的蚕农家在墙上嵌砌神龛供奉“蚕神纸马”。

结语:在古代,蚕神有着重要的地位,许多中国劳动人民为了向蚕神表示敬仰,并表达蚕农对来年丰收的美好希冀,都要虔诚地对蚕神进行祭祀。现代社会这种活动已经渐渐消失,逐渐成为了华夏文明的遗产被人们所怀念。

参考资料:《  搜神记》、《山海经》、《史记》、《汉旧仪》等

图片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