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白斑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虫体小危害重易发生水稻稻飞虱危害不
TUhjnbcbe - 2023/3/26 19:55:00
吉林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a_4358926.html

水稻是我国重要的粮食来源。我国作为世界范围内的农业大国,人们对水稻的需求越来越大。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水稻的病虫害防治是我们广大农民朋友目前最头疼的问题。其中,稻飞虱最为常见,成为水稻种植中最严重的害虫,只要环境适合,稻飞虱就能大量繁殖,影响水稻正常生长,降低水稻的产量。

水稻稻飞虱是远距离迁飞性害虫,因其危害具有隐蔽性、突发性和猖撅性,防治失控常造成大发生大流行。稻飞虱主要是通过刺吸式口器将水稻中的汁液吸食,使植株的光合产物正常分配受到干扰,减少营养物质的输送,干扰水稻的正常生理活动。一般为害造成产量损失10%~20%,严重时损失达40%~60%,甚至绝收,是危害水稻的主要害虫之一。

那么今天小编就来为大家讲述一下水稻稻飞虱的防治,希望能在确保水稻健康成长的同时,保证水稻的优产高产。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水稻稻飞虱的形态特征、危害症状、发生原因、发生时间及防治措施。

一、稻飞虱的形态特征

1.白背飞虱

白背飞虱(成虫)有长翅与短翅2种类型。体色淡*有黑褐斑,胸部背面中央有*白色长斑,略呈五角形。卵粒顶端较尖,单行排列,卵帽不露出产卵痕。初龄若虫粉白色,上杂许多黑褐色斑,2龄以后,中胸及腹部前端黑褐色斑纹较多,5龄若虫头尾尖削,近橄榄形。

2.褐飞虱

褐飞虱(成虫)有长翅和短翅2种型态。长翅型体长为3~5mm,淡褐色或暗褐色,胸部背面褐色,有3条纵隆线。短翅型体长2~4mm,黑褐色,雌虫腹部肥大,雄虫虫体细短。卵弯曲如香蕉状,数粒排列成行,卵帽微露。若虫共5龄,初孵出的若虫体色由*色和黑褐色构成花斑;3龄起出现翅芽,在第4、5腹节背面有三角形白斑相连,形如“出”字。

3.灰飞虱

灰飞虱长翅型成虫体长3.5~4.0毫米,短翅型2.3~2.5毫米,头顶与前胸背板*色,中胸背板雄虫黑色,雌虫中部淡*色,两侧暗褐色。卵长椭圆形稍弯曲。老龄若虫体长2.7~3.0毫米,深灰褐色。

二、稻飞虱的危害症状

稻飞虱通过刺吸式口器吸食水稻的汁液,来干扰植株光合产物的输送,降低了植株根系的营养,使其提前衰老。通过观察发生虫害的水稻植株可以发现,稻飞虱聚集在稻丛的根部,大量吸取植株的汁液,使得营养物质供给不足,谷粒相较与正常植株干瘪,秕谷率也大大增加。

此外,稻飞虱在吸取汁液的同时还会分泌凝固性唾液形成口针鞘,使植株的受伤部位难以愈合,阻碍正常的输导组织活动,造成水稻叶片失水变*,基部腐烂,使植株的倒伏和死亡。稻飞虱在吸食汁液的同时还会携带各种病*,比如褐飞虱会携带草状丛矮病和齿叶矮缩病等病*,同时稻飞虱的排泄物滞留在植株的表面引发煤烟病,还由于其含有大量的糖类和氨基酸类营养物质,会吸引大量的稻螟虫,进一步危害水稻。

三、稻飞虱的发生原因

很多因素都会致使水稻稻飞虱增加以及流行,包括温度、湿度、栽培管理、风等。

1.风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稻飞虱的成虫可分为长翅型和短翅型两种,长翅型和短翅型的体态特征和颜色有很大的差别。它是一种迁飞性害虫,这一类害虫通常不会在本地停留,一般利用风力从南方地区进行迁移,主要在水稻上生存繁殖。在夏季时刮风次数多,稻飞虱的迁移量更大。

2.温、湿度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当地区迁入了褐飞虱以及白背飞虱之后,假如碰到了雨水多的季节,且气温有较快的回升速度时,稻飞虱更易于生存。此外,当湿度以及温度保持在一定范围内时,稻飞虱也极其易于生长以及繁衍后代,使虫口量增加。

3.栽培方式对稻飞虱发生的影响

在水稻的种植过程中,一些人为条件也会造成水稻病虫害。部分农民在种植水稻时,没有严格按照规范的种植方法进行种植,不注重水稻行距的设置。现如今,水稻种植实现了机械化,若水稻的行距过小,会造成水稻根茎部分发育不良,导致稻田的通风性差,加之对水稻补充水分过于频繁,无形中为稻飞虱的生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使稻飞虱的数量增加,不利于提高水稻的产量。

4.氮肥施用过量对稻飞虱发生的

施入过多的氮肥。水稻种植中若氮肥适用量过大,则易造成水稻植株长势过旺,叶片嫩绿,含有丰富的汁液,且田间密度过大,很早就封行,利于稻飞虱的流行。

5.农药不合理利用对稻飞虱发生的

由于种植者缺乏专业的防治知识,因此,在防治水稻及其他病虫害时,使用各种类型的农药,且药剂量不断增多,在杀死许多稻飞虱天敌的同时,也使稻飞虱的抗药性变强。在稻飞虱强大的隐蔽下,很难有效的开展治理,且防治效果也不明显,使稻飞虱频繁发生。

四、稻飞虱的发生时间

不同稻飞虱类型,生活史及生活习性也有所差异,发生的代数随着地区的差异均有所不同。

褐飞虱常在每年的3月底到5月由南方随着气流迁入到珠江流域等地区,为害当地的早稻,繁育2代后,在6月早稻成熟时继续往北迁移到南岭南北,7月初再往长江流域迁入,7月底到8月初往江淮、淮北水稻生产区迁移,8月底到9月上旬随着气流迁移到南方;

褐飞虱的成虫有明显的趋嫩性,长翅型的对光线表现出明显的趋向性,成虫、若虫喜阴凉、潮湿的环境条件,产卵能力强,一般正常情况下每只雌虫产卵数在粒以上,最多的可达到粒。

白背飞虱生活习性类似于褐飞虱,主要的区别是其雄虫具有更强的飞行能力,可迁飞的范围更加广,雌虫繁殖能力没有褐飞虱强,每只雌虫平均产卵个数在90粒左右,成虫、若虫一般在水稻植株较高的部位栖息。

灰飞虱在全国各地均可越冬,多数以3~4龄若虫越冬,常寄在小麦、河边的禾本科杂草等上,当温度超过5℃时即可取食,低于5℃,则潜伏在土壤中或者寄主的根际部位,在进入春季后,平均温度达到约10℃时,越冬的若虫逐渐羽化;灰飞虱迁移能力不强,常在田埂边的杂草暂时栖息,进而短距离迁入到田间为害水稻。北方地区8~9月降雨少的年份有利于大发生,天敌类群与褐飞虱相似,并经常在夏季的雨后出现,一般是5月底,6月初开始出现。

五、稻飞虱的防治措施

1.选择抗虫性强的品种

选择抗虫性强的水稻品种也是有效防止害虫侵害的有效措施。在水稻播种季,选择生育期早、抗虫性强的水稻,这类水稻的抗虫性好,能从根本上控制稻飞虱生长和扩散,同时也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

2.适当密植

要适当的密植水稻,充分发挥出群体以及单株的作用,确保单株营养面积合理,有一定的透光性以及通风性,这样才能让水稻更为健康的发育生长,从而有效地抵制住稻飞虱的侵害,保障高产。

3.合理施肥

合理施肥也是预防稻飞虱的一种重要方法。在进行施肥时,有的农户本意是想使水稻更加茁壮地成长,在施肥时,盲目地往稻田中抛洒无机肥料,这种方法最终不仅无法使水稻健康成长,反而容易使稻田中的水质富营养化。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培植水稻期间,必须要科学合理施肥,要注重氮、磷、钾等肥料的均衡,无机肥料和有机肥配合使用,控制秧苗贪青徒长现象的发生,提高水稻的抗虫害能力,尽可能创造出不利于稻飞虱生长发育的环境,促使水稻健康成长。

4.科学管水,适时晒田

如在若虫盛孵期适度晒田,可控制稻飞虱种群数量;在成虫产卵盛期进行浅水灌溉,降低成虫产卵部位,产卵盛期过后深水灌3天,淹没产卵部位,可以降低卵的孵化率。

5.环境控制

及时清除稻田内及田边的杂草,能够有效消灭一部分稻飞虱的卵块。加强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不给稻飞虱的繁殖创造的有利的环境条件,最大限度地减轻稻飞虱的危害。

6.保护和利用天敌

稻飞虱的主要天敌有青蛙、蜘蛛、黑肩绿盲蝽、宽黾蝽、线虫及卵寄生蜂等,应加以保护和利用。有条件的地方可采用插草把、采蛛卵等人工助迁办法,增加稻田蜘蛛数量;保护青蛙,禁止乱捕乱捉;开展“二查二定”,按防治指标适时施药,缩小施药面积,减少用药次数和使用量;选择对天敌杀伤力小的扑虱灵、蚜虱净、大功臣等农药。大力推广稻田养鸭,以鸭治虫。

7.杀虫灯诱杀

在水稻病虫害防治进入关键时期,利用稻飞虱趋光特性,通过配备不同波长的诱集光源频振式杀虫灯,实现在夜间连续诱杀收集害虫,从而大大减少田间施药量和施药次数。同时,杀虫灯不仅能杀灭害虫,还能保护天敌,具有光照和湿度双重智能化控制功能,可实现晴天夜间自动开启,晴天白天和雨天自动关闭功能,有效控制了稻飞虱的种群数量。

8.合理选择喷施农药

利用化学方式来防治稻飞虱害虫,具有效率高、杀虫快等优势,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该方式操作十分简单,成本投入小,但有一定的局限性,会对周围的环境造成影响,因此,要合理选择和使用。

1)需要做好预测预报工作。稻飞虱一种迁飞害虫,繁殖速度十分快,需要对其进行及时监控。一般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白背、褐飞虱生长繁殖速度非常快,因此,在此期间内就需要合理地喷施农药,通常在若虫孵化高峰期施用农药效果最佳。

2)在农药的选择上,需要使用灭虫性能高、对环境污染小的农药。从药物种类选择角度来看,首选大功臣或扑虱灵农药,10%大功臣可湿性粉剂集速效、长效、残效三段效应于一体,防治稻飞虱效果达95%以上,药效可维持30天以上。

也可以选择每亩施用25%浓度的呲蚜酮可湿性粉剂,或者是25%浓度的噻嗪酮可湿性粉剂,2种粉剂均撒施25~40kg,并配合50~80kg的水,以粗雾喷射的方式来进行喷施。

在防治稻飞虱过程中,要注意选择不同药剂的合理搭配,并轮换使用,这是为了避免稻飞虱对所用农药产生抗药性。施药过程中要对准稻飞虱所寄生的植株下部穗部位置,做到均匀喷雾,始终保证田间处于浅水层状态。

1
查看完整版本: 虫体小危害重易发生水稻稻飞虱危害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