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与偏见》是英国女作家奥斯丁的代表作,经过两个世纪的检验,仍是世界文学库中的珍品,毛姆甚至将其列为世界十大小说名著之一。
除了关于爱情婚姻、世态人情的细致描写和深刻领悟,里面有关“阅读”的话题也被屡次提起。不少场景里会出现与阅读相关的活动,人物们会谈到自己的书房和阅读习惯。
奥斯丁本人没有嫁给爱情,走入婚姻,却终身与书籍为伴。她一生的交际圈很窄,多数时间都在阅读思考,在文字里评析爱情,阐释自由,透析人性,揭示生活本质。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傲慢与偏见》第一个镜头,让人印象深刻。在晨曦微光里,伊丽莎白从广袤草原中,手捧一本书,慢慢走来,步履轻盈,沉浸其中,忽而会心浅笑,眼眸中透出清澈与智慧,露出天然的知性美。
或许伊丽莎白就是奥斯丁的化身,以最自然地方式,无拘无束地阅读,独立自在地沉思,完全没有任何矫揉造作之情和功利虚伪之心。
而现实世界中,还有另外一些人,将读书视为抬高自己,迎合他人,拓展社交,广交朋友的工具,用以实现不可告人的特定目的。奥斯丁在小说中对这类“虚假做作式读者”,进行了无情的批判和反讽,也重新诠释了阅读的意义和功能。
一、阿谀奉承、道貌岸然式读者柯林斯:凸显阶级地位,“从来不读小说”
柯林斯是伊丽莎白的表哥,按照英国限定继承规定,女儿没有继承权,没有儿子的话,财产就要由他人继承。由于贝内特家有五个女儿,财产就要由表侄柯林斯继承。
在柯林斯第一次拜访贝内特家,吃完茶点后,贝内特先生邀请他为家人朗诵。柯林斯欣然答应,可看到那本“显然是从流通图书馆借来的小说”时,整个人都失态了,“吓得往后一缩”,请求大家原谅。
为何提到“流通图书馆”和“小说”,柯林斯会有如此过激反应?原因在于这两个关键词背后蕴涵的阅读背景和习惯,象征着身份地位和阶层差别。
19世界的英国,底层劳动者没有过多时间和精力从事阅读活动,富裕阶级往往有藏书丰富的私人图书馆,中产阶级一般缴纳少许费用,从“流动图书馆”借阅图书。所以,“流动图书馆”和“中产阶级”产生关联。
在“流动图书馆”内,购置大量“消遣性”小说,满足中产阶级的阅读偏好。但当时英国文学界对小说的评价却不高,有学者认为读小说“不仅会降低一个人的文学品位,而且还会诱发一个人的轻浮和不道德。”
基于以上因素,柯林斯急于表明自己“从不读小说”,从而将自己与“中产阶级”撇清关系。柯林斯父亲没什么文化,品行不端,一介平民。所以柯林斯出身并不高贵,甚至有些低微。
但因为机缘巧合,他得到上层社会凯瑟琳夫人的赏识,获得教区牧师职位,又是贝内特家财产的继承人,因而勉强跻身贵族阶级。
后来,他精心挑选了《布道集》,正经单调乏味地读起来。为了彰显自己的特殊身份,柯林斯对书籍的选择,也凸显强烈的功利心,向高级贵族看齐靠拢。
二、思想僵化,固执说教式读者玛丽:生搬硬套记忆,“苦读鸿篇巨制”
在贝内特家的女儿中,老三玛丽不容易引人注意,出现的场景也不是很多。着墨不多的描写中,她总在苦读大部头晦涩之书,并且专心记笔记。贝内特先生评价她“读的都是鸿篇巨制,还要做做摘记。”
所谓鸿篇巨制,多为讲述道德伦理等宗教书籍。在五个女孩中,玛丽资质平平,既没有惊为天人的美貌,没有侃侃而谈的口才,也没有超然独立的思考,更没有于世洞悉世事的智慧。
因而,她只能花时间去啃看似“高深莫测”、符合“社会主流价”价值,但枯燥乏味,晦涩难懂的神学书籍,以彰显自己独特魅力,从而寻找存在感,弥补内心的失落。
长时间沉浸在神学书籍里,去认真抄写,机械记忆,盲目诵读,不去细微地观察生活,体察人情,揣测人性,让她少了与年龄相称的青春活泼感,却充斥着浓重的道德说教口吻。
在柯林斯访问贝内特家之前,曾写过一封冗长浮夸而信,家人们认为这个人及信的内容,都很古怪,既卑躬屈膝,又自命不凡,但玛丽却不这样认为。她持肯定的态度,并予以赞扬,“橄榄枝这个概念虽然并不新颖,可我觉得用得倒很恰当。”
当简在瑟菲尔德庄园生病时,伊丽莎白心急如焚,决心徒步三公里去看望,玛丽却冷漠地进行否定:“我敬佩你的仁爱举动,但千万不能感情用事,感情应受到理智的约束。依我看,做事总得有个分寸。”一句表面的“分寸感”,将姐妹感情弃之不顾,显得固执与自私。
除了神学书籍,她还醉心埋头钻研声学与人性问题,将抄写的札记卖弄与他人,期望得到夸赞。她完全没有享受阅读的愉悦过程,而是生搬硬套,当面对生活难题时和现实困境时,却找不到确切地答案。
三、盲目跟从,装腔作势式读者宾利:处心积虑迎合,“谨遵达西阅读习惯”
小说开头戏谑地描写了势力的贝内特太太,总是想方设法打听富裕的家族,将五个女儿嫁给有钱人,让自己有面子。尽管贝内特太太的表现有些世俗,但却很正常,也符合多数人的观念。
而有钱的单身汉总要娶位太太,所以上流阶层家境殷实的达西成为争抢的对象。哪怕他有些傲慢,但也不妨碍引起他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