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谁才是传染性肌肉坏死病*的宿主?中询生物技术研发人员解释道:传染性肌肉坏死病*(Infectiousmyonecrosisvirus,IMNV)是一种双链RNA病*,年在巴西首次暴发并迅速传播,年传入印度尼西亚,均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年国际兽医局(OIE)已将传染性肌肉坏死病*病列为需要报告的水生动物病*性疫病。鉴于我国南美白对虾养殖产业中亲虾和苗种存在跨国际、跨区域的大规模流通,有必要对该病提高警惕,增加认识,做好充足的预防措施。
01.发病症状
对虾急性感染IMNV,虾体会出现大面积白色坏死区,特别是腹部远端和第三腹节部位更明显,并逐渐扩展到整个腹部,一般称之为肌肉“白浊”,部分病虾也会出现肌肉坏死和发红症状。发病之前一般进食正常,肠道完整,看不出慢料迹象。
02.流行情况
IMNV高发于高密度精养池塘,最适发病水温25℃-30℃,发病多集中在养殖30天以后,对虾蜕壳时死亡更严重,咸水、半咸水中养殖的南美白对虾比淡水养殖的对虾更易遭受IMNV病害的影响,感染病*的对虾在受到应激后(撒网捕捞、过度投喂、温度波动、盐度变化等)会出现大量死亡,死亡率30%-50%。IMNV引起的急性死亡病程一般长于对虾白斑综合征病*病(WSSV)和十足目虹彩病*1感染(DIV1),且短期死亡量少于这两种病*病。死亡高峰过后,一直会有“偷死”现象,持续到养殖周期结束。
03.致病机理
南美白对虾是IMNV的主要宿主,对虾感染IMNV可分为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急性感染的主要靶组织包括横纹肌(骨骼肌、心脏)、结缔组织、血细胞和淋巴器官实质细胞。在慢性感染中,淋巴器官可能是主要的靶组织。急性感染和慢性感染都会引起淋巴器官的显著肿大(约为正常大小的3-4倍),并伴随对虾的死亡。
04.传播途径
IMNV能通过同类残食进行水平传播,迅速感染到整个池塘,严重的感染率可以达到%。由于IMNV的非包膜颗粒结构,推测IMNV很可能像桃拉综合征病*(TSV)一样,在以死虾或病虾为食的鸟类粪便中仍具有传染性,并通过粪便或反刍虾尸体在养殖场内或养殖场间进行传播。同时IMNV也存在水传播和垂直传播的可能性。
05.预防措施
目前对IMNV引起的疾病并无有效的治疗方法,主要预防传入和防止大范围传播,预防措施可以参考以下几点:
1、加强对南美白对虾亲本和苗种的病*监测,通过RT-PCR、核算探针法等技术筛选亲虾和苗种,建立无病原体的对虾品系,防止病*传入和大范围传播。
2、建立蓄水池,池底铺膜并定期进行清底,延长蓄水时间,预防水传播。
3、有潜在风险的地区,建立早期预警机制,对养殖池塘定期进行跟踪监测,一旦发现病*感染,及时处理。养殖前期发病,可选择排塘,重新消*、放苗;养殖中后期,及时清理死虾,适当出虾减少池塘存量或全部出虾。
4、更换养殖品种。研究表明,与南美白对虾相比,斑节对虾和细角滨对虾等品种对IMNV具有更高的抗性,更换养殖品种可以作为病害高发区应对病情的一个有效选择。